5月份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.8%,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.2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.4%……國家統計局6月16日發布的國民經濟運行指標數據顯示,5月份,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平穩運行,生產需求穩定增長,就業形勢總體穩定,新動能成長壯大,高質量發展向優向新。
在6月16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、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,5月份,隨著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、穩經濟促發展效果顯現,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。
我國經濟展現較強韌勁和活力
付凌暉在會上指出,5月份,各地區各部門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,著力穩就業、穩企業、穩市場、穩預期,擴大國內需求,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,有效應對外部變化,部分指標繼續改善,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,展現出我國經濟較強韌勁和活力。
數據顯示,5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.8%,繼續保持較快增長;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%,對工業生產貢獻率達54.3%。“在各項政策支持下,企業積極調整應變,促進了工業生產較快增長。從行業來看,我國工業體系完整,在產業升級背景下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增長較快,有效支撐了工業穩定增長。”付凌暉分析指出。
我國正處在產業升級發展的關鍵期,隨著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,高端制造、數字經濟、新能源產業等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,有力促進了產業轉型、經濟平穩運行。5月份,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.6%,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.1%,均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;新能源汽車、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1.7%和27.8%,持續保持高速增長。
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,外貿頂住壓力持續增長。5月份,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.7%,其中出口增長6.3%,對東盟、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進出口持續增長,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出口擴大。付凌暉認為,這些都支撐了貿易增長,也體現出我國經濟規模超大、產業體系齊全、綜合競爭力強的優勢。
消費有效支撐經濟穩定運行
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。今年以來,市場銷售較快增長,服務消費潛力釋放,有效支撐了經濟穩定運行。數據顯示,5月份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.4%,比上月加快1.3個百分點。1至5月服務零售額增長5.2%,比1至4月加快0.1個百分點。
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成效持續顯現,帶動了居民消費潛力釋放,相關商品銷售快速增長。5月份,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、通信器材類、文化辦公用品類、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3%、33%、30.5%、25.6%,合計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.9個百分點,比上月提高0.5個百分點。
今年“6·18”網絡零售平臺促銷活動自5月13日啟動,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疊加,帶動網上零售商品銷售加快。1至5月份,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.3%,比1至4月份加快0.5個百分點,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4.5%。
假日消費態勢良好,“五一”“端午”假期居民旅游出行明顯增多,各地積極探索文旅消費新模式,以多元化供給為擴大消費注入新動力,文旅休閑、出行服務、聚會就餐等消費較快增長。5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5.9%,比上月加快0.7個百分點。
“總的來看,經濟保持平穩運行,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不斷顯現,消費市場活力逐步增強。”付凌暉指出,從未來發展看,直播帶貨、即時零售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日益成熟,銀發經濟、首發經濟、低空經濟等快速發展,消費經濟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。
戰勝各種風險挑戰有底氣有信心
“今年以來,外部環境復雜變化,但我國經濟基礎穩、優勢多、韌性強、潛能大,經濟穩定增長勢頭沒有改變,高質量發展態勢沒有改變,向新向好發展趨勢沒有改變,這些都是我國經濟戰勝前進中各種風險挑戰的底氣和信心所在。”付凌暉表示,從上半年看,我國經濟運行有望保持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。
今年以來,各方面繼續加大創新投入,推進科技創新,帶動產業創新,經濟向新發展態勢持續。1至5月份,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.5%。人工智能大模型、人形機器人等科技前沿領域實現突破,對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不斷顯現。1至5月份,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32%,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增加值增長26.8%。
我國堅定不移推動經濟綠色低碳轉型,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,更促進了以新能源行業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穩定發展,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。1至5月份,新能源汽車、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0.8%、18.3%。清潔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,1至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風電、太陽能發電量分別增長11.1%和18.3%。
在保護主義、單邊主義抬頭,全球經濟貿易交流受阻的背景下,我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開放,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,積極與世界各國開展經貿合作,效果不斷顯現。為便利中外人員往來,我國主動擴大入境免簽范圍,促進了經濟交往和人文交流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入境的外國人中,適用免簽政策入境人次同比增長72.7%。
內容來源:光明日報